由此可知,就算再怎麼努力付出,每個人都還是沒有辦法賺取或獲得與時間等值的事物,而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運用最少的時間去換取在那特定的時間(不論是一整個小時裡、一整天裡或一整年裡)內,每個人自身所需或自己所覺得最有價值、最值得的東西,例如賺錢、運動、讀書、學習等等。然而,每個人所換取的最大價值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無法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判定誰努力認真後所賺取的或獲得的最多,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既定的目標、計劃和想法不同外(而這些又會因受不確定的因素而調整或變動),自身的能力和各方面也都不同。
為了讓你∕妳能更容易了解,以工作賺錢作為特定時間內的最大價值來舉例。假設有三位能力並駕齊驅的人分別是A、B與C,A與B同時應徵並進入了同一家企業裡工作,而C則在另一家企業任職。問題是,同樣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努力付出,他們的薪水卻一定不一樣(假定A的努力讓他換取到月薪三萬元,B的努力為兩萬五千元,而C獲得了月薪五萬元的收入),但是,難道他們在同一個月的時間裡,工作中每分每秒所賺取的錢或獲得的東西就等於那段時間流逝的價值嗎?而他們所賺取或獲得的東西難道也真的是他們所想要的嗎?不,我相信沒有人在努力付出後願意或想要拿到這麼少的薪水或與其不等值的東西(B不是幹到死?)。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薪水是因為:老闆或高層已經預先將我們在特定的工作時間內的努力付出設定了一個不是我們所想要的價值(定量的薪水)。但是,你∕妳同意你∕妳在那時間內的努力付出只值那些錢嗎?有人在竹科園區每天辛辛苦苦的從早工作到晚上12點,因為絞盡腦汁研發產品和股利分紅而獲得了近十萬的月薪,卻也有人在其他企業不用這麼累也能換到差不多一樣的收入。這就說明了在同時間裡所賺取或獲得的東西並不等值你∕妳所努力付出的代價,所以我們努力的付出和其所花費的時間並不等於同等價值的金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